緬北竟然曾是中國領土
緬北在東漢時期歸永昌郡管轄,在元代時曾二度納入中國版圖。中緬宗藩關系也持續了一千多年,直到英國入侵才終結。
原來果敢之前是中國的
果敢地區原為中國領土,隸屬中國云南省。1894年,中、英雙方重新劃定邊界,在倫敦簽訂了《中緬邊界條約》 規定果敢地區為中國領土。1897年,中、英雙方在北京重議邊界問題,英國強迫中國清政府與其簽訂了《續議滇緬界務條約附款》,即《中英續議緬甸條約》,將果敢地區劃入英屬緬甸。196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緬甸聯邦政府邊界條約》[1]簽訂,其中并未提到果敢,代表新中國放棄收復果敢的權利。果敢歸緬甸撣邦管轄。2011年3月25日,果敢地區正式更名為 “緬甸撣邦北部果敢自治區”。
果敢曾經(1989年-2009年)有高度的自治權。2015年3月26日,緬甸軍方宣布已控制整個果敢地區,對果敢地區采取了融入緬甸的政策,大力引入緬語教師,采用緬語教學。
緬北小中國——果敢
這個地方緊鄰云南邊境城市瑞麗,當地人說漢語、用人民幣,學生用中國的教材,乍一看跟中國一樣。當地民族主要是漢族,在緬甸被稱為果敢族。
果敢地區在歷史上多屬于中原王朝地方土司管理或少數民族統治的地區。 該地曾為哀牢百濮的地域,后屬東漢永昌郡西南邊陲。三國時代蜀漢諸葛亮在平南時在諸葛炮樓山留下了遺跡。元代,其地分屬云南省鎮康路、孟定路孟纏甸的一部份。在明代,該地分屬鎮康土州以及孟定土府的疆域。17世紀南明政權向西南方敗退,有大量軍民隨著明軍遷徙云南。
14世紀至17世紀,為中國明朝鎮康府(州)和孟定府的領地。
17世紀至19世紀,為中國清朝云南省永昌府鎮康土知州的“六戶”領地。
清朝順治十五年(1658年),南明永歷帝朱由榔兵敗后從騰越(騰沖)一路出逃,退入緬甸。
清朝康熙元年(1661年),吳三桂進攻東吁王朝,逼迫緬甸交出南明永歷帝朱由榔,次年,永歷帝被吳三桂縊死在昆明的逼死坡。朱由榔的部下隨從,大部分人在朱由榔的部下原籍南京應天府的楊高學帶領之下逃入中緬邊界線附近科干山(果敢地區)避難,此后又長期在中緬邊境地區與清軍周旋。其后,清朝在今緬甸北部的臘戌附近設立“木邦宣慰司”,命其世守其地,果敢由此進入300年左右的楊氏土司政權時代。
光緒十二年(1886年),英國吞并緬甸貢榜王朝,將其作為印度的一個省。緬北的木邦土司困桑董紅降英后,與之關系親昵的楊土司投向英國,成為英緬治下的土司。 光緒二十年(1894年),中、英雙方重新劃定邊界,在倫敦簽訂了《中緬邊界條約》 明確規定果敢地區為中國領土。
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中英雙方在北京重議邊界問題,英國迫使清政府簽訂《中英續議滇緬條約附款》, 生活在果敢的漢族由此改稱為果敢族,漢語改稱果語,漢文改稱果文。
緬甸被納入中國版圖的歷史——哀牢歸漢
漢朝的永昌郡,是漢朝在西南地區推進得最遠的地區。此后的蜀漢、兩晉、南北朝,都沒有開拓之力,能夠保持這種局面也是相當不容易了。到了唐朝,西南地區的土著大型興起,出現了南詔國、羅氏鬼國等政權,唐朝的勢力就推進到金沙江一帶。800年的世界,中國的腳步不僅沒有前進,反而后退了。
1382年,明朝30大軍消滅了云南梁王和大理國殘余勢力,設置了云南布政使司、云南都司,駐扎20萬大軍。明朝時期的云南可以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實際控制地區,被稱為“內夷”;另外一部分是名義上繼承元朝的緬甸地區,沒有實際控制,沒有駐扎一兵一卒,沒有派遣一官半職,稱為“外夷”。
朱元璋時期冊封的“外夷”土司有緬中、車里、老撾、八百4個宣慰司,木邦、孟養、孟定、大侯、南甸5個土府。永樂時期,廢除了5個土府,設立了孟養宜慰司、木邦宣慰司、南甸宣撫司和干崖宣撫司。又在緬甸南部新冊封了大古剌宣慰司、底馬撒宣慰司和底兀剌宣慰司。
實際上,這些土司都是獨立的小國,是緬甸分裂狀態的表現。這些土司的長官實際上都自稱國王。如緬甸宣慰司實際上是阿瓦王國,大古剌宣慰司實際上是勃固王國,底馬撒和底兀剌是東吁王國。永樂年間,這三大王朝就拒絕了永樂的冊封,名義上也不隸屬于明朝了。而緬甸北部的木邦、孟養、孟密、阿拉干等王國,夾雜明朝和三大王國中間,首鼠兩端。明朝中期稱呼的“三宣六慰”就已經不包括南部三大王國。
東吁王朝
東吁王在1531年正式稱緬甸王,建立了東吁王朝,此后相繼吞并勃固、阿瓦、錫泊、蠻莫、孟養、孟密、孟乃、洋檜等小王國,到1554年基本統一了緬甸地區。之后,東吁又攻占了蘭那國(八百大甸宣慰司),瀾滄國(老撾宣慰司)、孟密土司等
明朝和緬甸的戰爭打了幾十年,最終的結果是東吁統一了整個緬甸,還占據了一半的中南半島。明朝的“三宣六慰”中的“六慰”基本淪陷,只剩下三個小小的宣撫司。從此,經過這一戰,云南的“外夷”也就是不存在了,云南的面積實現了一次大幅度的縮水。
緬甸佤邦曾是中國領土
作為緬甸的一個特區,佤邦的中國色彩濃厚,這里的人說漢語、寫漢字,因此被稱作另一個“小中國”。當地人也自稱自己是中國遠征軍的后代。
其實佤邦歷史上曾屬于東方大國的領土。在唐朝時期,佤邦受大理南詔國管轄,而南詔又是當時大唐帝國的屬國。元朝時,忽必烈在云南設立行中書省,佤邦改由云南行省管轄。到了明朝時,明英宗朱祁鎮在緬甸阿瓦設立緬甸宣慰司,佤邦由當地傣族土司管理。清緬戰爭后,佤邦脫離了原傣族土司控制。及至后來的英緬戰爭,佤邦地區被歸屬到緬甸版圖。